2006年9月26日星期二

孩子戲走天涯放映跳出我天地

九、十月份我們選擇『孩子戲』作為友戲體的主題,但這卻不是兒童電影,以歡笑燦爛陽光為唯一基調。『孩子戲』更多是承載人生的悲歡離合,而小孩子在其中也如同大人一樣,要面對選擇、轉變,以及感情的跌宕。可他們受得了受不了或許只是大人世界──導演的一廂情願。 『孩子戲』每次放映不同國家的作品,世界真細小,而小孩子的世界卻一點不細小。放映日期:

放映日期:30/9/2006
放映時間:星期六晚八點半
放映地點:拍板視覺藝術團會址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 彩色 110M 2000年 英國
導演: 斯蒂文.德奧瑞 Stephen Daldry
2004《Total Film》電影雜誌選為英國史上最偉大電影排名第39位。

《跳出我天地》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對芭蕾藝術執著的愛,使他最終戰勝貧困和偏見,實現夢想的動人故事。

11歲的小男孩比利-艾略特(傑米-貝爾飾)是一位煤礦工人的兒子,從小就和他的父親、兄長生活在英國的北部小鎮。他每週要去上拳擊訓練課。一天,在上訓練課時,他偶然接觸了芭蕾舞,立刻深深地迷住了他,而這個男孩也讓嚴厲的芭蕾指導老師威爾金森夫人(朱莉-沃爾特斯飾)眼前一亮,她發現比利是一個很難得的、極具天賦的芭蕾苗子。威爾金森夫人有著一張過於尖刻的利嘴,手裡也總是拿著一支香煙,可當她看到比利有如此難得的舞蹈潛質時,也對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她甚至放棄其他的芭蕾女弟子,全身心地培養比利。

然而比利學習芭蕾的事情始終瞞著他那獨身的父親(加里-路易斯飾)和專橫的兄長(傑米-德拉文飾)。礦上的罷工工潮,使他們在為吃飽肚子而努力地掙扎著。當他們終於發現比利把學習拳擊的學費浪費在了毫無男子漢氣概的芭蕾上時,一場家庭衝突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比利卻陷入了對家庭的責任和實現自己理想的矛盾之中,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因為對芭蕾愛是他無法抗拒的,芭蕾是他的激情所在,也是他的命運所系。

幕後:

  導演斯蒂文•德奧瑞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而製片獨具慧眼的找到他也不是偶然。主要是因為該片的編劇芬尼曾與斯蒂文合作過一部短片,兩人配合十分默契,所以在芬尼完成劇本後,第一個便想到了斯蒂文,兩人得以再次共同組隊。

  影片的男主人公比利•艾利奧特是由現年13歲的傑米•貝爾扮演,本片也是6歲起便開始習舞的貝爾第一次演電影,他是從3000多名英格蘭少年中,通過層層考核篩選出來的。據說,在挑選“比利"的過程中,導演、編劇和製片一直存在意見分歧,直到傑米走進他們的視線三人才同時舉牌通過。

  該片沒有大牌明星加盟,所用的導演和幾位主要演員都是第一次參加影片的拍攝。就連發行公司環球視點都是環球影業剛成立不久的新公司。而影片卻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在康城上映後好評如潮,並得到了BBC影評人的充分肯定。接著在多倫多影展上與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同時獲獎。作為一部僅耗資290萬英鎊的低成本影片,《跳出我天地》便取得諸多殊榮,相信製片商也是始料未及的。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

孩子戲走天涯放映小喇嘛看世界盃

23/9 《小喇嘛看世界盃》 The Cup 1999年/彩色/不丹/印度語/93m

喇嘛都會為世界盃着迷?這兩個本不來毫無關連的概念的結合,構成了本片笑料的來源 。當98年世界盃打得如火如荼之際,遠在喜馬拉雅深山的修道院裡,兩個迷戀上足球的小喇嘛將原本寧靜的氣氛完全打破,修道院上上下下都瀰漫一股足球狂熱。

問題是:修道院沒有電視機,沒有衛星接收器,他們怎能收看精彩的世界盃呢?為了能在毫無後顧之憂下欣賞世盃決賽的轉播,一班為足球狂熱的小喇嘛,竟然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乎威逼利誘,務求籌募租金租借電視機和衛星接收器。整個計劃充分考驗著這班修道院裡的小喇嘛們團結、機智和友情,處處散發幽默和智慧。


導演簡介:
導演肯捷爾‧洛寶(Khyentse Norbu)1961年生於不丹,七歲時被發覺為一代喇嘛宗師轉世,十二歲起開始學習佛法。目前是不丹、印度、西藏多個寺廟和學院的院長,積極傳教的宗薩仁波切。他在十三歲才第一次看電視,被影像聲音魅力所吸引。他沒有受過專業電影訓練,曾協助貝托魯奇拍攝探討西藏宗教為主題的電影「小活佛」,並在片中露臉演出,亦藉此進入專業電影世界。

2006年9月14日星期四

孩子戲走天涯放映 一個都不能少

九、十月份我們選擇『孩子戲』作為友戲體的主題,但這卻不是兒童電影,以歡笑燦爛陽光為唯一基調。『孩子戲』更多是承載人生的悲歡離合,而小孩子在其中也如同大人一樣,要面對選擇、轉變,以及感情的跌宕。可他們受得了受不了或許只是大人世界──導演的一廂情願。 『孩子戲』每次放映不同國家的作品,世界真細小,而小孩子的世界卻一點不細小。放映日期:

放映時間:星期六晚八點半
放映地點:拍板視覺藝術團會址

一個都不能少 Not one less
16/9  1999年/彩色/中國/106m
導演:張藝謀

  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母親,村長於是從鄰村找來十三歲的魏敏芝來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學生見她年紀小,又不會上課,不聽她的話,有的故意跟她搗亂,弄得教室裏亂哄哄。她不理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學生走。

  十歲的張慧科因家裏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失學到城裏打工。魏敏芝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裏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在茫茫人海裏的尋找張慧科的身影。

  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的所有演員都是未經專業訓練的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令本片散發着濃厚的紀錄片風格。然而,有影迷卻認為片末皆大歡喜式的結局,把一部本來感人至深的電影,帶回一般通俗劇的層次。此外,片中折射出的社會問題並沒有透過國家的制度或規範解決,魏敏芝的困難最終亦是被電視臺台長的憐憫所解決,這一點遭到眾多國內影評人的批評。
在現實生活中,魏敏芝的家境和電影中的她一樣貧寒。《一個都不能少》放映後,她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家裏的妹妹也因此重新回到學校。現時魏敏芝正在美國夏威夷修讀電影編導課程。

張藝謀簡介:
1951年出生,陝西西安人。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咸陽市棉八廠當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當攝影師。張藝謀是中國影壇最重要的第五代導演,亦是優秀的演員和攝影師。

2006年9月7日星期四

孩子戲走天涯放映冬冬的假期

九、十月份我們選擇『孩子戲』作為友戲體的主題,但這卻不是兒童電影,以歡笑燦爛陽光為唯一基調。『孩子戲』更多是承載人生的悲歡離合,而小孩子在其中也如同大人一樣,要面對選擇、轉變,以及感情的跌宕。可他們受得了受不了或許只是大人世界──導演的一廂情願。 『孩子戲』每次放映不同國家的作品,世界真細小,而小孩子的世界卻一點不細小。

放映日期:2006年9月9日
放映時間:星期六晚八點半
放映地點:拍板視覺藝術團會址

9/9 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1984 / 彩色 / 93m
導演 :侯孝賢

《冬冬的假期》可說是侯孝賢導演作品中風格較為溫柔敦厚的一部,透過小孩子的眼光來看成年人世界的光怪陸離和難以理解,不乏觸動心田深處的筆觸。

主角冬冬和婷婷是兩兄妹,他們從臺北回到鄉下的外公家度暑假。農村的純樸生活讓兩個都市孩子產生了不少新的體驗。他們看到外公對祖先和土地的眷戀之情,也看到小舅的年輕叛逆。最後,冬冬和妹妹結束了假期,也告別了童年。

本片用散漫明暖而又親切的散文筆法,書寫人物與環境之間的感情,鄉村的田園景色令人依戀,亦沒有太多沉重的心情,反倒是多了一些希望。通過冬冬寫給母親的信,觀眾在畫面之外似乎正和冬冬一起經歷這一場成長之旅。

侯孝賢的影片往往呈現出疏淡的面目,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從來不喜將影片中的矛盾集中地體現。《冬冬的假期》中有很多精緻的伏線,穿插在非常生活化的鏡頭之中,但由於因果關係戰線的拉長,應有的戲劇衝突卻中愈見淡化,給人一些信馬由韁的錯覺,而在錯覺中,一種平實、安詳、最接近原始生態的鄉野生活模式,已不經意地建立起來。

侯孝賢簡介:
http://movie.cca.gov.tw/PEOPLE/people_inside.asp?rowid=8&id=1